法鼓山是一個以「心靈環保」為核心,推動精神啟蒙運動的教育團體,以達到世界淨化為最終目的。而農禪寺為法鼓山的祖廟,建於 1971 年,定名於 1975 年,以禪修為主,務農為生。農禪寺的建築理念僅為瀟灑的六個大字「鏡中花,水中月」,不同於傳統的佛寺建築類型,農禪寺簡樸、大方,蓮花池中的重點建築「水月道場」更是以簡單的線條俐落呈現,絲毫沒有多餘的綴飾與虛華,為來訪的遊客帶來一定程度的安定與平靜。
交通資訊
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至「奇岩」站,再步行約 15 分鐘即可抵達。沿路會有指標,無須擔心迷路。
景點資訊
• 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
• 開放時間:09:00 ~ 17:00,最後入寺時間 16:30
• 入寺須知:勿穿短袖、短裙、無袖、拖鞋或過度暴露的服裝,其他細則應一般人較不會違反,可參考官網資訊
農禪寺蠻適合給那種週末想睡到自然醒,又想出去走走的台北上班族。法鼓山農禪寺大概已經放在我的口袋名單超過兩年了,八成是因為懶散病和拖延病,使得我拖到 2020 年的 3 月才終於實現到農禪寺一遊的願望。行程的規劃非常簡單,中午先找個台北車站已北的紅線餐聽吃個午餐,接下來的時間,就完全留給農禪寺了!
我們選的日子,陽光普照,走出奇岩站走沒幾步路便開始狂冒汗,奇怪!不是才三月,正逢春天嗎!抵達了之後,顧不得太多,先直衝最佳拍照點——水月道場的正前方!當天的風微微大,水中的倒影被挑動的不是特別清晰,而天空呈現迷濛、粉嫩的藍色,但畢竟這天的倒影沒那麼高招,並沒有水中月之感。大概是因為我們拍照時正逢炎熱的午後兩點半,跟我們一同擠在這兒的遊客不是特別多,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舒展,真好!
與水月道場的獨照與合照們
拍照拍到一個段落,實在熱得受不了!決定先轉往另一個拍照熱門地「連廊」。連廊長約 160 公尺,用以區隔農禪寺與停車場,直通水月道場,牆中有不對稱的門,隨著不同角度光線的映射,搭配一整排穩重樸素的灰,創造出光影交錯設計感。
連廊中不乏來回走動、拍照的人們,這時若想拍出無限延伸長廊照,勢必要有無比的耐心和專注力,以利在最適當的時機按下快門。
相機色調的連廊
手機色調的連廊
在連廊拍照完全不需要擔心中暑,稍微挪動一下腳步,都會有完美的牆面為你遮陽!但最熱的時間也已經過了,原本微微燠熱的氣溫多了幾道涼風,雖然拍完最想拍的地方了,但農禪寺實在太舒服了!若就這樣拍拍屁股走人,真的是太浪費了!天空中的粉成暖色調漸漸與冷色調呈現平衡的狀態,我們便效仿池邊一排排的遊客,坐在一旁邊放空邊欣賞夕陽。
夕陽漸西下的農禪寺
噢!這邊也要小提醒一下,入寺小守則不可大聲談笑、嬉鬧在池邊也適用喔!友人與我在池邊吹風談心之餘,偶爾不小心笑得太大聲,這時候就會有糾察隊過來制止我們!糾察隊真是辛苦……,一天不知道來回走了這水池幾百回?不要像我們一樣,記得當個守規矩的好遊客嘿!
在池邊拍合照時,幫忙拍照的媽媽一看這取景,便頻頻地說:「很有fu欸!我等下也要來拍!」於是,幫我們拍完後他就開始要他約莫小學年紀的小孩擺跟我們一樣的 pose 拍照,是說……小孩不太適合這種風格的照片吧XD
舒適的池邊休憩時光
離開前,除了小解之外,不忘四處繞繞,畢竟農禪寺可不是只有水月道場和蓮花池呀!
喜歡日出,也喜歡日落,但日出時分多半在被窩裡,只好多看看日落餘暉相伴的世界,雖然沒能見到夜色籠罩的農禪寺,但日落時也是另一種美。
夕陽光輝灑在在農禪寺側邊的牆上
農禪寺側邊
剛抵達時,太急著衝往蓮池邊拍照,沒能好好欣賞周遭景物,門口的法鼓書店・解饞輕食,食物的部份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暫時停止提供,一字型大氣展開的金剛經牆上面篆刻著滿滿的金剛經文,穿越這面牆後,可抵達入慈悲門與慈悲花園。稍稍碳了兩眼,這花園實在沒能引起我們太大的興趣,便在花園外拍了拍照就離開了。
金剛經牆與書店
金剛經牆
入慈悲門與花園
離開前,不忘流連的回望農禪寺兩眼,內心湧上一股說不出的平靜與滿足。
最後一眼農禪寺
在親訪農禪寺之前,想像幾乎被一排排 IG 照蒙蔽了!農禪寺不是只有水月道場、蓮池和連廊,園區比想像中的大很多,有許多角落值得細細品味,雖然我們最喜歡的還是坐在連池邊賞日落的部分。農禪寺很寧靜,寧靜的不像是位在繁華的台北市裡,彷彿自帶結界一般,隔絕外界所有紅塵瑣事、紛紛擾擾,如果對生活感到迷惘,像我們一樣找個閨蜜或密友來這兒放空、談心,想必可以將週末放鬆的數值極大化。